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文/杨三军 李倩薇 袁秋岳)先秦的弋射,汉代的水戏、伍伯,唐宋的马球、剑术、蹴鞠、锤丸……即将开幕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地——四川省成都市,自古便有着深厚的体育运动基因。在这个夏天,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将汇聚在这座中国西部城市,共赴一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春之约。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拥有众多称号的千年古城成都,如今,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运之城”,正以青春的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体育文化源远流长
四川,古称蜀,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会成都,又称蓉城,因全城遍种芙蓉花而得名,2000多年来,成都城址未变、城名未改。
2019年3月1日,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的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执委会会议上,成都正式获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这也是成都及中国西部地区成功申办的首个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本应于2021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不得不两次延期。2022年6月,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公布,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成都大运会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个以开放形式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综合赛事。
大运会为何选择落地成都?
在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看来,这与成都这座城市的运动基因密不可分,“成都平原4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体育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比如,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和金杖上雕刻的弓箭、鱼、鸟花纹,充分证明了射箭这项运动在原始生产狩猎中的广泛运用,遗址中的象牙、鹿角就是古人的战利品;1976年,成都金堂县出土的汉代剑舞画像砖上,舞剑者双剑齐舞,造型优美;蹴鞠在宋朝的成都更是几乎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著名诗人陆游曾写道:“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在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里,有三件文物引人注目——宋代的“打马球砖雕”和“彩绘童子抱鞠俑”,以及“元代童子导引俑”。成都体院博物馆馆长郝勤说:“这些文物充分显示了成都自古便有着深厚的体育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的体育气氛更加浓烈——60多年前投入使用的猛追湾游泳场是老一代成都市民的共同记忆;40多年前建成的城北体育馆曾因举办女排比赛而闻名一时;20世纪80年代,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风起云涌,参赛的队伍从厂矿到学校、街道、乡村,覆盖甚广。从成都走出来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更是不胜枚举,一代代薪火相传。
进入21世纪后,成都全民健身热情空前高涨,“运动成都”品牌享誉全国,主办、承办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越来越多,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世界太极拳精英赛、世界体育舞蹈节、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等赛事相继举行。近年来,成都每年举办各类国际赛事数十项。
群众的体育热情也被进一步点燃,在运动场馆、公园绿地、滨河绿道、街头巷尾,打球、骑行、跑步、健身的市民们随处可见。冲浪、滑雪、攀岩、射箭、滑板等小众运动的参与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大运会,在成都“休闲慢活”的城市气质中注入了“运动健康”的活力因子。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44.5%;2022年,成都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增加值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59%、79%。
一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大运会场馆也惠及成都市民。2022年,成都全市大运场馆对外开放时长7.63万小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509.48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赛事727项。
热情迎接全球客人
陈志介绍,秉承“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理念,成都完成了49座体育场馆的新建、改扩建,其中新建场馆13个、改造场馆36个,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水准。
今年4月至6月,为高规格、高品质成功举办本次大运会,成都大运会执委会联合多部门,通过检验“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主体,以属地为保障”的场馆化运行模式,按照正赛标准和流程,圆满完成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测试赛。测试赛包括18个项目,共有367支代表队的5825人参赛,组织比赛4236场。
成都大运会的筹备工作得到了国际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
国际体育记者协会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体育媒体专业机构,该协会主席梅洛率领来自世界各地的执委会成员出席了今年5月在成都召开的世界媒体大会。“这里的体育场馆是奥运会级别的,我从未想到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如此美妙的地方。”在考察本次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时,梅洛不禁点赞。
在成都市人民南路,有这样一座标志建筑,“70后”在这里看过篮球、排球赛;“80后”在这里看过演唱会……它就是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四川省体育馆,它于1989年6月正式开馆,是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现代化万人馆。
为了大运会的举办,这座老体育馆迎来了“新生”,将承办成都大运会篮球项目小组赛、排位赛和四分之一决赛,共计19场比赛。
来自英国的安迪·麦考利在参观了这座场馆后感慨:“这里的灯光非常炫酷,在场馆里完全看不出这座体育馆已有30多年历史,非常期待在这里看到精彩的比赛。”
安迪在成都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从省体育馆出来就是他熟悉的玉林东街。“这里有很多好吃的,但街道已经变得快让我认不出了。以前都是老街老巷,现在打造得非常现代化,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
志愿服务工作也已全面展开,2万名志愿者已就位。10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也已运行起来,分布在大运场馆、公园绿道、商圈景点、交通枢纽等重要点位。
“届时,成都大运会2万名赛会志愿者将在竞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机场车站等场所,以专业、友善的服务保障大运会的举行。”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刘俊介绍,大运会筹办以来,成都青年志愿者注册数量从67万增至139万、同比增长107%,新入驻志愿服务组织6300余个、同比增长190%。
为更好地服务来蓉外籍友人,武侯赛区吸纳由外资企业志愿者组建的志愿服务团队“蓝星志愿服务队”,在桐梓林社区设置多种语言城市志愿服务小站,为各国运动员、外籍游客开展交通指引、文化宣传、旅游问询等方面,涵盖汉语、英语、日语、韩语以及法语的多种语言便利志愿服务。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跆拳道场馆中心语言服务助理李鹳樟,从今年4月就开始参与到大运会志愿者的培训中。
为更好地为非汉语使用者服务,除了礼仪、赛时注意事项等基本培训内容外,李鹳樟和他的伙伴们还参加了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培训,如宗教礼仪和外国文化禁忌等。
在蓉留学生也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来自喀麦隆的蓝音就是其中一员。“我想通过大运会结识更多朋友,向他们介绍这座不只有大熊猫,还有许多美景美食的美丽城市。”蓝音说。
为了提升通关便利程度,成都海关在此前已完成天府国际机场6条大运会专用通道的升级改造。机场还组织了两次大运会抵离保障全要素演练,所有演练科目均按照大运会通关保障流程开展。
7月17日19时许,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巴西代表团成员一行7人抵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这也是本次大运会首批抵达成都的境外代表团成员。当日,在经过不到20分钟办理各种手续后,7人均顺利通关。
为方便外国友人在蓉出行,7月1日起,境外人士只需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即可乘坐成都地铁、有轨电车和绝大部分城市公交。“这个功能一出我马上就转发了朋友圈,这对外国人来说确实很方便。”来自比利时的迪特尔说。
迪特尔是一个生活在成都的自媒体博主。最近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土著资深老外欢迎大家来成都耍”的短视频,手把手教学如何买小吃、扫共享单车、用“支付宝”点咖啡,演示如何“用一部手机耍遍成都”。
“成都大运会马上要开幕了,会有很多外国人前来,也包括我的比利时‘老乡’。”作为成都“土著”,迪特尔急切地想把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教给大家。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将举办“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非遗展示体验、音乐、舞蹈、川剧等中外青年互动活动,以及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参观城市博物馆等交流活动。
“我今年3月份来成都参加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时,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巴西代表团副团长亚力桑德罗说。
“我非常期待这次参赛!”成都大运会以色列击剑代表队队员尼兰·祖克曼说,他之前听说过许多关于中国的故事,非常渴望能来实地看一看,也希望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说,成都大运会作为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将会留下社会、文化、体育三方面遗产。
“大运会确实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到成都,了解这里独特的文化魅力。”就职于某文化创意公司的刘丹丹来成都7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时常会与国外朋友接触。
她告诉记者:“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六年前国外的朋友跟我提起成都,经常是川菜、大熊猫,来成都主要为了旅游;成都成为大运会举办城市后,国外的朋友提起成都,更多的是询问成都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
继大运会之后,世界科幻大会、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2024年汤尤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和赛事,也将陆续在成都举办,这座千年古城正以青春的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今年以来,多位外国政要到访成都。
4月中旬,智利驻华大使乌尔塔多到访四川,出席在成都举办的第108届全国糖酒会,这也是他履新2个多月以来首次正式访问中国地方省份。“希望进一步深化加强和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乌尔塔多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说。
5月中旬,厄立特里亚国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率团来到成都,到访了多家企业,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等蜀地瑰宝。
6月13日,土耳其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土耳其驻华大使穆萨表示,在中国西部这片广阔的地区上,他看到了开展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未来将努力在旅游、文化、教育、创新、科技等领域建立充满活力的伙伴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成都出台《成都市“十四五”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规划》,该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成都将成为承担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舞台,聚集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开放高地,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独特窗口。到2035年,成都将全面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022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今年前5月,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在内的成都航空枢纽,累计旅客吞吐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三位;目前,在蓉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15家,在蓉获批设立的外国领事机构23家,成都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的领馆第三城。
如今的成都,正乘举办大运会契机,在向世界展示“国际范”与“中国风”的同时,也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发表评论